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盆底肌肉松弛:
盆底肌肉是支撑膀胱、子宫及直肠等器官的关键结构。随着年龄增长或经过分娩,盆底肌肉可能变得松弛无力,无法有效地控制尿流。
在过度运动或增加腹压(如跳绳)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
2.产后恢复不足:
女性在经历怀孕和分娩之后,盆底肌肉和支持结构可能受到损伤。这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如果未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容易导致漏尿。
大约20%至30%的女性在产后第一年内会经历某种程度的压力性尿失禁。
3.肥胖:
腹部脂肪堆积会增加盆底压力,使得肌肉难以维持正常功能。体重指数(BMI)越高,发生尿失禁的风险也越大。
研究显示,肥胖女性患压力性尿失禁的几率比正常体重女性高出约两倍。
4.激素水平变化:
更年期女性因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尿道和膀胱壁组织退化,弹性减弱,进而影响控尿能力。
绝经后的女性中,有50%以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失禁。
5.泌尿系统疾病:
某些泌尿系统疾病,如膀胱炎症、泌尿道感染等,也可能导致暂时性的漏尿症状。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症状:保持健康体重,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如凯格尔运动),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和酒精,以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定药物或通过手术治疗严重的情况。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这些细节,可以有效减少漏尿的发生频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