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膀胱压力增加:长时间憋尿会导致膀胱内压力上升,膀胱壁受到的压力增大,这样可能使小血管破裂,导致尿液中出现血液。
2.尿路感染风险提高:憋尿容易导致细菌在膀胱内繁殖,引发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的症状之一就是尿血,另外还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
3.肾脏负担加重:长期憋尿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影响肾功能,严重时可能导致肾炎或肾盂肾炎,这些疾病也可能引起尿血。
4.磨损尿道黏膜:憋尿后排尿速度急剧加快,尿液的快速流动可能磨损尿道黏膜,导致出血,从而出现尿血现象。
避免长时间憋尿,保持规律的排尿习惯十分重要。如果出现尿血,应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的泌尿系统疾病并接受适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