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怎么治疗

2024-10-0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由于视网膜缺氧引起的新生血管在虹膜和房角形成,导致房水外流受阻,引发眼内压升高的疾病。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需要多方面综合管理,包括药物、激光和手术等手段。

1.药物治疗:

降低眼内压药物:使用β-受体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以及前列腺素类似物等药物可有效降低眼内压。

激素药物: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减少炎症反应,抑制新生血管。

2.激光治疗:

全视网膜光凝术(PRP):通过激光照射全视网膜,减少视网膜缺氧,从根本上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

青光眼激光小梁成形术(ALT):通过激光作用于小梁网,提高房水外流,降低眼内压。

3.手术治疗:

视网膜复位术:修复视网膜脱离或其他损伤情况,改善视网膜供血,减轻缺氧状况。

滤过手术:如小梁切除术,通过手术建立新的房水排出通道,有效降低眼内压。

引流装置植入术:在眼内植入引流装置,帮助房水排出,控制眼内压。

4.抗新生血管治疗:

抗VEGF疗法:使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贝伐单抗、雷珠单抗)注射到玻璃体腔内,直接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

5.随访和监测:

定期随访: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监测眼内压、视力和视野,调整治疗方案。

早期发现和干预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及时就医、遵循医嘱用药及定期复查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