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是心包经的腧穴。这个穴位主要用于调理心肺功能,缓解胸闷、心悸、咳嗽等症状。
2.中府穴:在锁骨下缘,第一肋间隙外侧,属于手太阴肺经的穴位。此穴位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痛等肺部疾病。
3.神封穴:位于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属于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其主要作用是疏通经络,改善胸腹胀满、烦躁不安等症状。
4.乳根穴:在第五肋间隙,乳头直下,属胃经的腧穴。主要用于治疗胃痛、呕吐、胸痛等消化系统问题。
5.天池穴:位于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5寸,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这个穴位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悸、胸痛有较好的疗效。
6.期门穴:在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的位置,属于足厥阴肝经的腧穴。主要用于调理肝胆疾病,如肝气郁结、胸胁胀痛等。
掌握这些穴位的位置和功能,有助于进行有效的针灸或按摩治疗,促进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