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中枢性镇咳药:这类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咳嗽反射来减少咳嗽。例如,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常见于许多非处方药中。研究显示,右美沙芬在1岁以上儿童中的使用是安全有效的,但不推荐用于6岁以下的小儿。
2.外周性镇咳药:这些药物通过减轻气道黏膜的刺激来缓解咳嗽。苯丙哌林(Benzonatate)是一种常见的外周性镇咳药,通常用于3岁以上的儿童。在使用时需注意剂量和频次,以避免副作用。
3.祛痰药:此类药物通过增加呼吸道分泌物的稀释度,使痰液更容易排出,间接缓解咳嗽。氨溴索(Ambroxol)、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和愈创木酚甘油醚(Guaifenesin)是常见的祛痰药,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
4.抗组胺药:某些抗组胺药具有轻度的镇咳效果,例如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主要用于过敏引起的咳嗽。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中草药制剂:一些中草药如川贝枇杷膏、蜜炼川贝液等,也被用作小儿止咳药。这些药物成分较为复杂,需谨慎选择,有效性和安全性因人而异。
不同类型的小儿止咳药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治疗小儿咳嗽时,还应注意保持空气湿润、多喝水、避免冷空气等辅助措施。另外,任何药物使用前都应咨询专业医生以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