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散瞳检查的目的:散瞳能够放松睫状肌,这样可以消除调节对屈光度测量的干扰,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他们的调节能力较强,如果不散瞳,测得的近视度数可能偏小,导致眼镜矫正不足。
2.测量准确性:不进行散瞳检查,可能会因为睫状肌的紧张状态影响测量结果。散瞳后可以全面评估屈光状态,包括近视、远视及散光情况,有助于选择合适的镜片度数。
3.特殊情况:成人首次配镜或需要高度精确度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散瞳,以防止因调节异常导致的屈光误差。但对于成年人,通常调节能力较弱,未必严格需要散瞳。
4.散瞳药物效果与时间:常用的散瞳药物如托吡卡胺,其作用通常在20分钟左右达到峰值,持续时间约为数小时。在此期间,会出现短暂的畏光和近距离视力模糊现象。
配镜时进行散瞳检查有助于准确了解屈光情况,特别是对调节能力较强的儿童和青少年而言。成年人则根据具体需求决定是否散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