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电图:
心电图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通过在皮肤上放置电极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
心肌梗死时,由于心肌缺血或损伤,心电图上可能会显示ST段抬高、T波倒置或出现新的Q波等异常,这些变化有助于医生确认心肌梗死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
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电图可能是首个提供确凿证据的工具,因此常用于初步诊断和监测病情发展。
2.心肌酶:
心肌酶指的是一组在心肌细胞内发现的酶类,包括肌酸激酶、肌钙蛋白和乳酸脱氢酶。
当心肌细胞受损时,这些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其水平升高。
尤其是心肌肌钙蛋白,是当前最为特异和敏感的标志物。它在心肌梗死后数小时内开始升高,且在几天内持续增高。
血液中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也会在心肌梗死后增加,通常在症状发作后3至6小时升高,12至24小时达到峰值。
心电图和心肌酶都是心肌梗死的关键诊断工具,两者结合使用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