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传播途径: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体、食物或水源。在幼儿园和托儿所等人群密集的场合,传播速度较快。
2.症状表现:感染通常在2天的潜伏期后开始出现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呕吐、腹泻、腹痛以及发热。这些症状可能持续3至8天,严重情况下会导致脱水。
3.发病机制:轮状病毒侵入小肠绒毛的吸收细胞,破坏其功能,导致消化酶分泌减少和电解质运输障碍,使小肠的吸收功能减弱,引发水样腹泻。
4.易感人群:虽然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感染,但婴幼儿、老人和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出现严重症状。全球每年有数十万名儿童因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严重脱水而死亡,尤其是在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
5.预防措施: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方法。除此之外,加强个人卫生,如勤洗手、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轮状病毒是引起小肠炎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破坏小肠上皮细胞,导致一系列胃肠道症状。了解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对于降低感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