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急性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肠道的一种病理状态。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机械性因素(如肿瘤、粪块或肠扭转)或功能性因素(如麻痹性肠梗阻)。
2.灌肠治疗通常用于解除便秘或清洁肠道。在急性肠梗阻的情况下,灌肠可能会增加肠道压力,导致肠壁损伤,甚至可能引发肠穿孔等严重后果。
3.急性肠梗阻的治疗策略需根据具体病因制定。常规治疗措施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和补充液体与电解质平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以解除梗阻。
4.影像学检查如X光或CT扫描常用于确诊肠梗阻及其原因,从而帮助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急性肠梗阻不宜使用灌肠治疗,应在专业医疗人员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以免引起更为严重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