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药物吸收原理
直肠粘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分布,通过扩散作用,药物有效成分能够快速进入体循环。大部分药物在肛门内溶解后会被直肠黏膜吸收,不容易流出。
2.剂型影响
常见的肛门用药物包括栓剂、泡腾片或润滑液等。栓剂在体温下溶解较慢,并逐步释放药效成分。而泡腾片则通过产生气泡和液体更快地释放药物,这类药物可能有部分残余液体排出。
3.正确使用方法
如果未能将药物充分推入直肠深处(约2-3厘米),其溶解后容易被挤出。另外,在使用药物后立即站立、走动或排便,也会增加药物流出的可能性。
4.身体个体差异
某些患者因直肠疾病如痔疮、肛裂或炎症,使得局部吸收功能下降,或者伴随分泌物增多,也可能导致药物部分残留并从肛门流出。
5.注意外部条件
温度过高会使药物提前软化溶解;而使用润滑剂帮助插入时,可能增加分泌物排出的量,给人造成药物流出的感觉。
在使用肛门用药时,应确保药物位置适当,并尽量保持躺卧姿势至少30分钟,以促进吸收。如果持续出现大量药物流出或疗效不佳,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