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当食物通过消化道进入结肠,经水分吸收后形成粪便。当粪便达到直肠时,直肠壁被撑开,内壁上的压力感受器会发出信号,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提示具有排便的需求。
2.如果此时选择忍住不排便,直肠会继续储存更多的粪便,进一步增加直肠壁的压力。这种压力导致直肠和肛门周围的神经受到刺激,产生胀大和不适感。
3.排便过程释放了直肠内的压力,肛门括约肌放松,粪便排出体外。随着压力的减轻,直肠壁和神经末梢的刺激消失,肛门区域的胀满感也随之消退。
长期频繁地抑制排便可能对肠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包括便秘或其他肠道疾病的风险,应当及时回应身体的自然排便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