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电解质失衡:人体内电解质如钠、钾、钙和镁的平衡对于神经和肌肉功能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当这些电解质失去平衡时,可能导致肌肉痉挛。尤其是在剧烈运动后出现大量出汗且未及时补充矿物质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
2.脱水:体内缺乏足够的水分会影响电解质平衡,从而增加肌肉抽筋的风险。脱水常见于剧烈运动、高温环境或摄入不足的情况下。
3.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长时间维持某一固定姿势,尤其是在坐姿或站姿下,会使特定肌肉群疲劳并更易出现抽筋。这通常发生在办公桌工作者或从事其他长期静态工作的个人中。
4.肌肉过度使用: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或者活动会导致肌肉疲劳和损伤,从而引发抽筋。这在运动员或突然增加锻炼强度的人群中较为常见。
5.血液循环不良:由于某些疾病或久坐不起,血液无法充分流向各个肌肉群,从而导致肌肉供氧不足,引发抽筋。
6.医学原因:一些医学状况如糖尿病、甲状腺异常、神经系统疾患也可能导致肌肉抽筋。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产生类似副作用。
解决背部抽筋的方法包括适当的伸展练习、保持身体水分、电解质的均衡,以及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在症状频繁或严重时,需要咨询专业医务人员进行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