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感染性腹泻: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是急性腹泻的常见原因之一。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和痢疾菌等病原体可以导致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引发水样便。
2.食物不耐受或过敏:摄入某些无法被正常消化的食物,如乳糖不耐受,会导致水样便。此类情况常伴有腹胀和腹痛。
3.饮食习惯改变:突然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或饮用大量含甜味剂的饮料,也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加速,引发水样便。
4.应激反应:强烈的情绪波动或精神压力会对消化系统造成影响,有些人可能会因此出现水样便。
5.慢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等慢性疾病也可能导致长期水样便。
如果水样便持续时间较短且无其他严重症状,通常无需过度担心。但如果伴随脱水、发热、严重腹痛或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对于频繁出现水样便的人群,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