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CT中脑水肿和脑梗塞的区别是什么

2025-03-0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脑水肿和脑梗塞是头颅CT中常见的两种病理改变,但它们有不同的表现和原因。

脑水肿是指脑组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水分增加。其在CT中的表现通常为脑实质密度降低、脑沟变浅、脑室受压变窄或闭塞。根据水肿的成因,脑水肿可分为以下几类:

1.细胞毒性水肿:主要由缺血、缺氧等因素引起。此类水肿多发生于急性脑血管病早期,表现为灰白质界限模糊。

2.血管源性水肿:通常由肿瘤、炎症或外伤引起,主要累及白质区,其CT表现为低密度影像,且可能伴随占位效应。

3.渗透性水肿:与急性高钠血症、快速纠正慢性低钠血症有关,CT上表现为弥漫性低密度影像。

脑梗塞则是由于脑供血动脉阻塞导致部分脑组织缺血坏死。在CT影像中,脑梗塞区域表现为低密度影像,边界清晰,且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出现脑萎缩、液化囊变等后遗改变。

1.超急性期(0-6小时):CT可能无明显改变。

2.急性期(6小时-3天):低密度影像开始出现,灰白质分界不清。

3.亚急性期(3天-2周):低密度影像更明显,伴有轻至中度占位效应。

4.慢性期(2周以上):脑组织萎缩,形成低密度囊变区。

脑水肿和脑梗塞在头颅CT上的区别不仅在于影像学表现,还涉及到不同的临床处理和预后。准确鉴别这两者对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