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结节性红斑:
常见于双下肢前侧特别是小腿。
病变为红色或紫红色结节,通常对称分布,直径多在1-5厘米之间。
发病多见于20至30岁女性,但各年龄段均可发生。
大约50%的病例与感染(如链球菌感染、结核等)有关,另外可能与药物反应、自身免疫疾病或怀孕有关。
症状包括局部疼痛、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病程通常为3-6周,可自行缓解。
2.丹毒:
常常发生在面部和下肢,但也可以影响其他部位。
发病区域出现红色斑块,边界清楚,患处皮肤温暖、肿胀,并且局部触痛明显。
多数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细菌经皮肤破损侵入。
患者通常伴有高热、寒战、头痛、恶心等全身中毒症状。
治疗主要依赖抗生素,如青霉素类药物,治疗及时一般预后良好。
虽然结节性红斑和丹毒都会导致皮肤上出现红色病变及某些全身症状,但它们的病因、部位、形态和治疗方法都有显著差异。正确诊断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