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算熬夜

2025-03-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熬夜通常指未能按照正常生理规律在晚间入睡,导致睡眠时间不足或错过最佳作息时段。医学上普遍认为,超过晚上11点不入睡并持续清醒,或每天睡眠总时长少于6小时,即可视为熬夜。

1.与人体生物钟相关:人体的生物钟受昼夜节律调控,通常在晚上9点至凌晨3点分泌褪黑激素达到高峰,这是进入深度休息的黄金时间。如果长期超过晚上11点仍保持清醒,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和代谢功能。

2.睡眠时间不足的标准:成人建议每天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每日睡眠时间低于6小时,特别是连续数天或更长时间,属于睡眠剥夺状态,即熬夜范畴。

3.行为习惯定义:并非所有晚睡都被严格定义为熬夜。如果因倒班、跨时区旅行等原因调整睡眠时间,但依然能够保障足够的睡眠总时长并获得深度睡眠,影响相对较小。而主动减少睡眠时间用于娱乐或工作,则归属于典型熬夜行为。

4.健康危害信号:长期熬夜会引发疲劳、注意力下降、免疫力减弱、内分泌紊乱等问题。研究显示,每晚平均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提升约30%-40%。

确保充足睡眠时间,并尽量遵循自然的作息规律,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