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病因:
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带有细菌的飞沫可以被他人吸入。
癌症:由基因突变导致的细胞异常增生,非传染性。其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暴露于致癌物质)、生活方式(如饮食、吸烟)等有关。
2.临床表现:
结核病:最常见的类型是肺结核,症状包括持续咳嗽(超过三周)、咳血、胸痛、疲劳、体重减轻、发热和盗汗。
癌症:症状因肿瘤位置及类型而异,一般可能包括肿块或肿胀、极度疲惫、体重突然下降、疼痛、皮肤变化及功能障碍等。
3.诊断方法:
结核病:通常采用结核菌素皮试、痰液显微镜检查、胸部X光检查、CT扫描和分子诊断测试。
癌症:多依赖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扫描)、组织活检及血液检测(如肿瘤标志物)。
4.治疗方式:
结核病:标准治疗为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及吡嗪酰胺,通常疗程至少6个月。
癌症:治疗方案根据癌症类型、阶段及患者健康状况制定,可能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
5.预后及预防:
结核病:通过早期诊断和规范化疗大多数病例可治愈。预防措施包括接种卡介苗、改善生活环境及卫生条件。
癌症:预后取决于发现的早晚和治疗的效果,部分癌症可通过筛查早期发现并有效治疗。预防措施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和避开已知致癌物。
结核病和癌症在病因、表现、诊断及治疗上存在明显差异,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和管理这两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