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内镜下切除
针对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通常建议在发现后通过结肠镜进行完整的息肉切除,包括腺瘤组织以及其基底部。
根据病灶大小和位置,可采用冷圈套切除或热圈套电凝切除等技术。对于较大的病灶,也可选择分片切除。
2.病理学评估
切除后的标本需送至病理科进行详细检查,以确认是否完全切除并排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期癌变。
若存在切缘阳性或高度怀疑残留病灶,可需考虑进一步手术或重新内镜治疗。
3.随访策略
首次随访时间通常建议在切除后6个月到1年内,根据具体病情和切除情况决定。
如果后续检查无新发腺瘤或其他病变,后续间隔可延长为3-5年。
对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有明确肠癌家族史的个体,可能需要更密集的随访频率。
4.生活方式干预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并减少脂肪和红肉的摄入,有助于降低结直肠腺瘤的复发风险。
保持规律运动,避免吸烟及过量饮酒,可以进一步减少疾病进展的可能性。
5.特殊情况处理
如果在随访中发现新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者多发性腺瘤,应及时再次内镜干预。
特殊情况下,如多次内镜切除失败或病变范围较广,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经过规范处理和随访管理,多数患者能有效控制病情,显著降低发展为肠癌的概率。应重视定期检查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维护,以便及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