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病理学特征的差异
原位癌:癌细胞仅局限于上皮层,并未突破基底膜,未侵入下方的固有层或更深的组织。
乙状结肠腺癌:癌细胞已经突破基底膜,侵入到结肠壁的其他层如固有层、肌层,甚至可能扩散至淋巴或远处器官。
2.疾病分期的不同
原位癌:属于癌症最早期(0期)。恶性程度较低,仅在局部存在,转移风险基本不存在。
乙状结肠腺癌:根据侵袭深度和转移情况,可能分为I期至IV期。早期可能局限于局部,但晚期常伴随淋巴结或远处器官的转移。
3.治疗手段的区别
原位癌:一般通过内镜下切除即可完全根治,无需辅助治疗,如化疗或放疗。
乙状结肠腺癌:治疗复杂度更高,早期可能通过手术切除治愈,但中晚期通常需要结合术后化疗、放疗,甚至靶向治疗以控制疾病进展。
4.预后差异
原位癌:因局限于表浅结构且易于彻底切除,5年生存率几乎接近100%。
乙状结肠腺癌:预后取决于诊断时的分期。早期腺癌如果及时发现并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病例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可能低于10%。
癌症的早期筛查非常重要,发现原位癌可以大幅降低进展为浸润性癌的风险,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