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保持双脚干燥:
长期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脚部皮肤出现问题。建议每天清洁脚部,并用柔软的毛巾彻底擦干,特别是脚趾缝间。如果脚汗较多,可选择吸汗透气的鞋袜,如棉质袜子和透气性好的鞋子。
2.避免摩擦刺激:
小水泡可能因摩擦进一步破裂,引发感染。应尽量减少穿着过于紧窄或不透气的鞋子。如果水泡已经形成,不要用手挤破,避免损伤周围健康组织。
3.局部护理:
如果水泡未破裂,可以涂抹温和的润肤霜,保持皮肤屏障功能。
若水泡已破裂,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再使用无菌纱布覆盖,防止感染。
如果感觉瘙痒剧烈,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外用含有抗组胺或弱效激素成分的药膏缓解症状。
4.药物治疗:
如果小水泡伴随脱皮、瘙痒剧烈,可能是由于真菌感染(如足癣)引起,可尝试外用抗真菌药物。
对于湿疹引起的小水泡,可使用医生推荐的抗炎药膏。
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物缓解全身性的瘙痒反应。
5.预防复发:
尽量避免长期穿着密闭鞋子,每天更换并清洗鞋袜。
定期检查鞋内环境是否潮湿,必要时可使用除湿剂或鞋子专用消毒喷雾。
避免接触可能诱发湿疹或过敏的物质,如某些化学洗剂或劣质鞋材。
脚部出汗引发的小水泡多数情况下属于轻微皮肤问题,及时护理能加速恢复。当小水泡反复发作、范围扩大或伴随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时,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