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睡眠时长的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成年人(18至64岁)每天需要约7至9小时的睡眠,这是大多数人在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情绪稳定以及认知能力方面的最佳时长。对于个体而言,具体需求可能因基因、年龄和生活状态而略有不同。
2.睡眠不足的危害:
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
睡眠不足与免疫力下降有关,使身体更容易感染病毒性疾病。
睡眠持续少于6小时的人群,记忆力、专注力和学习能力明显下降,同时可能伴随抑郁或焦虑情绪。
3.睡眠过多的影响:
每天睡眠超过9小时可能反映了潜在的健康问题,例如抑郁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其他代谢性疾病。
过多的睡眠时间也可能与整体活动量减少相关,间接导致肥胖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
4.特殊情况的调整:
怀孕期间或体力劳动强度较大的个体需要更多的睡眠以帮助身体恢复。
随着年龄增长,睡眠质量会下降,因此老年人虽然可能总时长减少,但应关注深度睡眠的比例。
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日确保规律的作息习惯和适宜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升身体和心理状态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