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抑郁症可能导致脑内5-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关键神经递质的异常。这些物质不仅调节情绪,还与食欲密切相关。当这些递质水平下降时,胃口会随之降低,甚至对平时喜欢的食物也丧失兴趣。
2.情绪低落是抑郁症的核心表现之一。持续的悲观、自责或内疚感会干扰正常的饮食需求。研究显示,超过50%的抑郁症患者存在显著的食欲减退,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味觉感知改变,觉得食物无味。
3.抑郁症还会引发身体的应激反应,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使皮质醇分泌增加。这种激素的长期过量释放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障碍,包括胃排空延迟和消化酶分泌减少,进而削弱食欲。
4.睡眠障碍也是抑郁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良的睡眠质量会进一步破坏食欲调控机制。例如,缺乏足够的深度睡眠会使胃饥饿素水平降低,并削弱对食物的渴望。
5.身体活动的减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抑郁症患者往往因动力不足而减少日常活动,这会降低能量消耗,进而让机体自动减少对食物的需求。
针对这种情况,应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不仅需要药物调节大脑神经递质,还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改善情绪,同时辅以合理的饮食调整和适量运动促进恢复。养成规律作息和饮食习惯也能辅助改善抑郁症状及食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