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每天保持固定的入睡和起床时间,包括周末,能够帮助稳定生物钟。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9小时的睡眠。
2.优化睡眠环境:卧室温度宜保持在16-20℃之间,尽量减少噪音和光线干扰。同时选择舒适的枕头和床垫,以提高睡眠质量。
3.控制光照暴露:白天多接触自然光,尤其是早晨,这有助于调节人体褪黑激素分泌;晚上避免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因为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释放。
4.养成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避免在临睡前摄入咖啡因、酒精和高糖食物。每天坚持适量的身体活动,但不要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因为这可能导致神经兴奋,从而影响入睡。
5.学会放松身心:睡前可以通过听轻音乐、冥想或深呼吸练习来缓解压力和焦虑,避免在临睡前思考过多问题或从事需要高度集中的脑力活动。
6.评估潜在健康问题:如果上述方法仍无法改善,应警惕是否罹患失眠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或其他疾病。如有必要,可求助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
长期夜晚睡不着和白天犯困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应尽快调整作息方式并排除潜在疾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