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解剖位置与定义:直肠位于结肠的末端和肛门之间,长度约12-15厘米,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直肠癌主要指发生在直肠黏膜的恶性肿瘤。
2.常见症状:包括便血、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或便秘交替)、大便形状变细、里急后重感,以及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等。
3.高危因素:与此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吸烟、饮酒、肥胖、慢性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家族遗传史,以及特定基因突变(如APC基因)。
4.诊断方法:包括直肠指检、肠镜检查、组织活检,以及影像学检查(如CT、MRI)评估肿瘤的分期和范围。
5.治疗策略:早期直肠癌通常以手术切除为主,可通过微创或传统开腹手术。中晚期患者常需结合放疗、化疗以及靶向药物治疗。
6.预防措施: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戒烟限酒;避免久坐,加强运动;每年进行肠镜筛查(特别是有家族史者)。
早期干预能够显著提高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定期健康体检是重要的预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