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为了保持核心温度,血管会自然收缩。这种收缩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需要更用力地泵出血液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使得血压上升。据研究,在冬季,平均血压值可能比夏季高5-10毫米汞柱。
2.热天则相反,高温可以引起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减少,导致血压下降。出汗增多也可能导致体液流失,引起循环血容量减小,这也可能使血压进一步降低。在一些极端情况下,高温甚至可能导致低血压。
3.温度变化不仅直接影响血管,还会通过行为和习惯间接影响血压。例如,寒冷可能导致户外活动减少、食盐摄入增加,而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4.某些人群如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对气温变化更加敏感,应特别注意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温度的剧烈变化确实能对血压造成影响,因此在冷热交替的季节或气候条件下,尤其对于有心血管问题的人群,保持体感舒适、监测血压变化是重要的健康管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