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术后初期(0-6周)
休息与保护:主要以卧床休息为主,通过使用支具或拐杖保护患肢,避免过早负重。
轻微运动:可进行脚踝泵动、膝关节屈伸等不负重的简单练习,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2.中期康复(6-12周)
部分负重:通常在医生评估后,开始逐步增加对患肢的负重,可以借助拐杖进行部分体重转移的行走锻炼。
关节活动练习:进行髋关节的主动、被动活动训练,如髋关节屈曲、外展等动作,以增大活动范围。
3.后期康复(12周以后)
完全负重:根据愈合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行走。
肌力训练:进行下肢抗阻力练习,增强肌肉力量。如直腿抬高、桥式运动等。
平衡与协调性训练:如站立位的平衡练习,增强本体感觉,提高协调性。
4.辅助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超声波治疗等,有助于促进愈合和缓解疼痛。
职业治疗:提供日常生活活动的建议和辅具使用指导,帮助患者重返日常生活。
长期坚持科学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髋关节的灵活性和力量,加快恢复速度。所有康复步骤应在专业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因训练不当导致并发症。术后定期随访对于监测恢复进展和调整康复计划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