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触发血栓形成,完全阻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缺血。在发达国家,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致死率较高的类型之一。
2.急性心肌梗死的致死风险在于其可以引起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脏衰竭等危重情况。例如,心室颤动是一种可能导致心脏骤停的心律失常,其发病后数分钟内不进行治疗可导致死亡。
3.在发作后的早期阶段及时接受治疗非常重要,通过溶栓药物或介入手术恢复血流是降低死亡风险的关键措施。研究表明,在出现症状后的头90分钟至180分钟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4.统计数据显示,尽管现代医学手段不断进步,但心肌梗死的院内死亡率仍然约为5%至10%,而且其后续的并发症可能在出院后数周甚至数月内发生。
心肌梗死是一种需要立即就医的紧急状态,应警惕持续胸痛、呼吸困难、冷汗、恶心等典型症状,并确保及时获得医疗帮助。这种疾病不仅影响即刻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对长期健康产生影响,这强调了以预防和健康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