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呼吸道管理:定期清理气管插管和周围分泌物,以防止堵塞。通常每4至6小时进行一次评估,根据需要进行抽吸,以保持气道通畅。
2.氧疗和呼吸支持:使用合适的氧疗设备,如鼻导管或面罩,确保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在必要时应用机械通气设备,帮助调节呼吸频率与深度。
3.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与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便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通常,每小时测量一次是常规做法,以确保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4.药物治疗:根据医生指示,可能需要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或镇静剂,以缓解呼吸困难和焦虑。控制感染风险,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
5.康复训练:在病情稳定后,可逐步开始呼吸肌锻炼,通过吹气球等方法增加肺活量。同时,重视全身功能的恢复,包括肢体活动和言语训练。
合理的医疗干预、精细的护理和适当的康复训练是减轻脑出血后气切引起的呼吸急促的重要手段。保持患者的呼吸顺畅,有助于改善整体预后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