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司坦唑醇是一种合成代谢类固醇,常用于治疗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等疾病。它也可能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包括引起肝酶和胆红素水平升高。
2.许多研究表明,使用合成代谢类固醇可能导致肝毒性,其中包括引起肝细胞损伤,从而增加胆红素水平。在监测患者时,医生通常会关注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数值变化。
3.胆红素升高可能导致黄疸,即皮肤和眼睛呈现黄色,同时也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疲倦、腹痛或食欲不振。这些迹象表明肝功能出现问题,需要及时评估。
4.如果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其他潜在原因无关,可能需要调整或暂停司坦唑醇的使用。继续监测肝功能指标以观察其是否恢复正常是必要的。
胆红素升高可能提示肝脏受损,需慎重考虑是否继续服用司坦唑醇及采取相应措施。如果怀疑药物引起不良反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疗人员进行全面评估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