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初步检查
验光师首先会询问目前的视力状况、是否有头晕、眼疲劳等症状,以及过往眼病史和用眼习惯。随后进行基础检查,例如视力表测试,判断裸眼视力,从而了解远视力或近视力的基本情况。
2.电脑验光
使用自动电脑验光仪对眼球折射状态进行初步测量,得出屈光度的估算值。这一步可快速提供参考数据,但结果可能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主观验光确认。
3.主观验光
验光师利用试镜架和一组不同度数的镜片,根据受检者的反馈逐步调整,找到最清晰舒适的矫正度数。这一过程更贴合个人的实际需求,包括测试最佳的远视力与近视力。
4.散瞳验光(如必要)
对青少年等人群,尤其是高度近视或视力波动较大的情况,可能需要散瞳验光。此时使用药物使睫状肌放松,避免因调节作用而引起的误差。散瞳后需等待瞳孔恢复正常。
5.双眼平衡检查
确保两只眼睛的协同工作能力,通过调整镜片度数和焦点平衡,使双眼在看远或看近时都能达到协调和清晰。
6.特殊检查(如必要)
如存在散光、老花、斜视等问题,还需进行相应的附加测试。例如,散光人群需确定散光轴位角度并选择合适的柱镜度数;老花眼则需评估阅读距离以确定所需的近用镜片度数。
7.选配镜片和镜框
根据验光结果选择适合的镜片类型,如单光镜片、多焦点镜片或渐进片,同时选择佩戴舒适、符合脸型的镜框。验光师还会注意镜片的瞳距以及瞳高的位置,以确保佩戴后焦点精准对准。
定期验光非常重要,即便没有显著视力下降,也建议每1-2年重新检查一次,特别是儿童、老年人、长期从事精细工作的人群需更加关注视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