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释急性白血病

2025-09-0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李小优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急性白血病是一种进展迅速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骨髓中未成熟白细胞(称为“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抑制了正常血细胞的生成。

1.病因及分类:急性白血病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其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与遗传因素、化学物质暴露(如苯)、放射线暴露以及某些病毒感染等相关。

2.症状表现:由于白血病细胞占据骨髓空间,导致正常血细胞减少,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乏力、头晕)、出血倾向(皮肤瘀斑、牙龈出血)、感染风险增加(发热、反复感染)等症状。还可能有骨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3.诊断方法: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异常白细胞增多,而骨髓穿刺活检是确诊的重要手段,可以明确白血病细胞的类型和性质。细胞遗传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可以进一步了解白血病的基因突变情况,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

4.治疗方式: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化疗、靶向药物治疗以及骨髓移植。化疗是基础治疗,通过药物杀伤癌细胞;靶向药物治疗则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白血病细胞;对于高危患者或复发患者,骨髓移植可能是唯一的治愈手段。

5.预后因素:影响急性白血病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白血病亚型、初始白细胞计数以及特定的遗传学改变。现代治疗手段的进步使得一些患者能够实现长期缓解甚至治愈。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需及时诊治的严重疾病,其病情发展迅速,早期识别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极为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