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病原体,能够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其感染会损害胃粘膜屏障,使胃酸分泌异常,影响消化功能。
2.胃酸过多或过少都会干扰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特别是当胃酸不足时,食物在胃内的初步消化不完全,进入小肠后可能引起腹泻或大便松散。
3.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可能导致胃肠道动力变化,造成食物通过胃肠道的速度加快,从而使得食物没有充分被吸收,导致大便松散。
4.另一种可能性是幽门螺杆菌引发的炎症反应波及到肠道,直接刺激肠壁,引起排便习惯的改变。
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大便松散通常需要进行专业的医学评估和治疗,包括抗生素疗法来清除细菌,以及药物调节胃酸分泌。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