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神经系统作用:酒精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其作用导致大脑中的神经传递物质发生变化,尤其是增加了γ-氨基丁酸的活动,而这会让人感到放松甚至情绪激动。它减少了抑制性的控制,使一些人更容易表现出哭泣、笑声等情绪反应。
2.情绪放大效应:酒精能放大饮酒者的情绪。一些人在饮酒后变得更加敏感,压抑的情绪如悲伤、失落等被放大,从而引发哭泣行为。
3.脱水与生理反应:酒精具有利尿作用,会导致身体脱水。脱水不仅对身体有不良影响,也可能加剧心理上的不适感。同时,脱水状态下眼睛干涩可能刺激泪腺分泌更多眼泪。
4.血糖水平波动:酒精摄入影响血糖水平,可能导致血糖下降。低血糖会引起焦虑、疲倦等症状,这些负面情绪也可能促进流泪。
5.社会心理因素:在社交场合中,喝酒往往伴随情感交流。饮酒后,人与人之间的界限降低,一些人可能借机释放内心压抑的情感,造成流泪的情况。
喝酒后流泪是多种生理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饮酒时,应保持适量,并注意自我情绪管理,以避免触发强烈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