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调节作用的消除:散瞳药物可以麻痹眼睛的睫状肌,暂时消除调节作用。这意味着在散瞳情况下,眼睛无法做出主动调整以改善视力。这种状态下,验光得到的度数是真正的屈光不正程度,而在非散瞳情况下,眼睛可能通过调节减少近视或远视的程度。
2.精确检测潜在屈光问题:散瞳验光能够揭示眼睛的真实屈光度数,包括潜在的远视和散光度数。在无散瞳的环境中进行验光时,患者可能会由于调节作用掩盖了部分屈光问题,从而导致验光度数偏低。
3.去除主观因素影响:在非散瞳情况下进行验光时,受检者的反应会受到主观视觉体验的影响,有时候可能导致结果偏差。而使用散瞳药物能够减少这些主观因素,提高验光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经过散瞳后的验光能提供眼睛的真实屈光状态,适用于需要精确矫正的情况,如儿童验光或屈光手术前评估。散瞳验光度数通常较高且更为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