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韶荣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内科
1.生长方式:浸润性肺鳞癌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其细胞能够突破基底膜,侵入邻近的肺组织甚至其它器官。而非浸润性肺癌相对局限,通常未突破基底膜,限定在原发部位。
2.病理特征:浸润性肺鳞癌通常表现为不规则的组织结构,并伴有明显的细胞异型性。细胞间连接松散,使其更易扩散。非浸润性肺癌则保持较好的结构完整性,细胞排列比较规则,异型性较低。
3.对周围组织的影响:由于浸润性肺鳞癌具有侵袭性,它可能导致周围组织受压、破坏以及功能损害,进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咳嗽、咯血、胸痛等。非浸润性肺癌通常不会直接侵袭周围组织,因此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发现时多为体检偶然发现。
4.预后和治疗策略:浸润性肺鳞癌因其侵袭性及可能的远处转移,通常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而非浸润性肺癌,由于其局限性,手术切除通常是首选治疗方式,预后相对较好。
浸润性肺鳞癌和非浸润性肺癌在生物学行为和治疗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