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波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科
1.影像学检查:CT扫描是评估肺部异常密度的重要工具。通过观察病变的形态、边缘特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肿瘤。目前低剂量螺旋CT是早期筛查肺癌的有效手段。
2.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结合CT能够检测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癌细胞。这种检查可以帮助区分感染与肿瘤性病变,因为肿瘤通常会表现出更高的葡萄糖代谢率。
3.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中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测定可以提供辅助信息,例如癌胚抗原和神经内分泌标志物。这些指标的升高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详细检查。
4.支气管镜检查:通过支气管镜获取病变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是确认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的重要步骤。此过程也能帮助排除其他类似症状的疾病。
5.肺针穿刺:在影像学引导下进行肺穿刺,可以直接从病变处获取组织样本。组织学检查能够明确病变的性质,从而协助诊断。
6.临床观察:伴随症状及病程,如发热、咳嗽、体重减轻等,也有助于鉴别感染性与肿瘤性病变。长期的症状发展往往需要与恶性病变联系起来。
综合以上检查方法,医生可以较为准确地排除右肺下叶异常密度为肿瘤性病变。在确诊或排除肿瘤之前,需谨慎处理任何肺部异常密度,及时进行医学干预,以避免潜在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