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寒热往来:在原有方剂基础上增加知母、黄柏各10克,以清热除烦。
2.咳嗽痰多:加杏仁10克、瓜蒌15克,以化痰止咳。
3.胸胁痛:加川楝子10克、元胡15克,以理气止痛。
4.头痛眩晕:加天麻10克、白芍15克,以平肝潜阳。
5.心悸失眠:加酸枣仁15克、龙骨30克,以宁心安神。
6.食欲不振:加山药15克、薏苡仁20克,以健脾利湿。
7.呕吐:加半夏10克、生姜15克,以和胃降逆。
8.便秘:加大黄10克、火麻仁15克,以通便。
9.腹泻:加白术15克、茯苓20克,以健脾止泻。
10.夜热盗汗:加地骨皮15克、牡丹皮10克,以清虚热。
11.贫血:加当归15克、熟地20克,以补血。
12.月经不调:加益母草15克、香附10克,以调经。
13.水肿:加茯苓20克、泽泻15克,以利尿消肿。
14.风湿关节痛:加独活10克、防风15克,以祛风湿。
15.感冒:加荆芥10克、薄荷5克,以解表。
16.慢性支气管炎:加桔梗10克、甘草6克,以宣肺利咽。
17.胆囊炎:加金钱草20克、茵陈15克,以清热利胆。
18.失眠多梦:加百合15克、炒枣仁10克,以养心安神。
19.高血压:加夏枯草10克、钩藤15克,以平肝潜阳。
20.糖尿病:加生地15克、麦冬10克,以滋阴生津。
每一种加减法都是针对特定症状设计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使用小柴胡汤时,应注意辨证施治,避免盲目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