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儿童时期开始,血管壁可能会出现脂质条纹。这些脂质条纹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标志之一,往往在10-20岁时就能检测到,但它们并不会立即发展为软斑块。
2.中期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脂质条纹会逐渐演变成较为复杂的病变。大约在30-40岁左右,部分人群会开始出现脂肪条纹增厚及纤维化的现象。这一阶段,稳态性斑块逐渐形成,并且可能在更长时间内维持其稳定状态。
3.进展为不稳定斑块:在50岁以后,特别是在存在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吸烟等高风险因素的个体中,斑块可能继续积聚脂质和炎症细胞,最终形成不稳定性软斑块。这种不稳定斑块更容易破裂,引发血栓和梗塞。
4.具体时间因人而异:由于个人基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差异,颈动脉软斑块形成的速度和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在60岁之后才可能表现出明显的动脉硬化,而有些高危人群可能在更早的年龄段便出现严重斑块。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饮食、定期锻炼、避免吸烟、控制血压和血糖等。定期进行医学检查,如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