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磨玻璃影的定义和性质:磨玻璃影是一种在高分辨率CT影像上表现为轻度密度增高但未完全遮盖肺血管纹理的影像学特征。可能的病因包括感染、间质性肺疾病、恶性肿瘤等。
2.病史和症状:首先要收集完整的病史,包括吸烟史、职业暴露、既往肺部疾病史以及是否存在咳嗽、咳痰、气短或胸痛等症状。这些信息有助于初步判断病变性质。
3.影像学评估:建议对现有的胸部CT影像进行详细分析,必要时行增强CT扫描或PET-CT,以进一步明确病变范围、密度变化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同时,定期随访影像检查以观察磨玻璃影的动态变化。
4.实验室检查:常规血液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等,可以提供辅助诊断信息。如怀疑感染性病因,可行痰培养或其他微生物学检查。
5.进一步检查:若影像学及临床表现提示高度怀疑恶性病变,可考虑行支气管镜检、经皮肺穿刺活检或手术活检,以获取组织病理学诊断。
6.治疗策略:根据最终确诊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若为良性病变如感染性炎症或间质性肺炎,通常给予针对性药物治疗并定期复查。若为恶性病变,根据病理类型及分期,选择手术、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7.风险因素管理:对于有吸烟史者,应积极戒烟;对存在职业暴露风险者,采取防护措施减少接触。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规律锻炼等,有助于提高机体整体免疫力。
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评估是应对左肺下叶外基底段磨玻璃影的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