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血压调节机制:人体在平躺时,血液分布较均匀,心脏和脑部供血充足。当从平躺姿势迅速变为站立姿势时,引力作用使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导致脑部暂时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头痛。
2.体位性低血压定义:通常情况下,在从平躺到站立后的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至少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至少1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
3.症状表现:除头痛外,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头晕、视物模糊、乏力、恶心,甚至短暂的意识丧失。
4.常见原因:
脱水:身体缺水会降低血容量,影响血压调控。
药物影响:某些降压药、抗抑郁药等可能导致血管扩张,诱发体位性低血压。
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等,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导致血压调节异常。
心血管系统问题:如心肌疾病、心律不齐等,也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良。
5.诊断和治疗:
检查: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倾斜试验等检查手段,可以帮助确诊。
生活方式调整:增加盐和水的摄入量,避免突然起身,适当穿戴弹力袜促进血液回流。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药物,如升压药、皮质激素等,以改善症状。
若出现频繁的严重头痛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