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定义与特征:磨玻璃影指的是在CT影像上,肺部出现一种半透明的区域,其密度介于正常肺组织和实性结节之间。这种影像学表现被称为磨玻璃影,是因为其外观类似于磨砂玻璃。
2.常见原因:
感染性病变:如肺炎、肺结核等感染可引起局部肺组织的磨玻璃样改变。
炎症性病变:如间质性肺炎、过敏性肺炎等炎症性疾病也可表现为磨玻璃影。
肿瘤性病变:早期肺癌,特别是腺癌,可以以磨玻璃影形式出现。
其他病变:一些自体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药物性肺损伤也可能导致磨玻璃影。
3.诊断与评估:
定量评估:通过影像学的密度测量,可以初步判断磨玻璃影的性质。高度怀疑恶性的磨玻璃影一般密度较高。
随访观察:对于发现的磨玻璃影,需要定期随访CT检查,以观察其变化。如果磨玻璃影逐渐增大或密度增加,应高度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
病理活检:在必要时,通过支气管镜或经皮穿刺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具体病因。
4.治疗与管理:
良性病变:如果磨玻璃影确定为良性病变,如感染或炎症,一般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即可。
恶性病变:对于确诊或高度怀疑为早期肺癌的磨玻璃影,通常需要手术切除或其他肿瘤治疗措施。
磨玻璃影是一种重要的影像学表现,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定期随访和及时干预对于提高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