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感染途径:狂犬病通常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咬伤、抓伤或舔舐破损皮肤和黏膜而传播。这些行为可能导致病毒直接侵入宿主体内。
2.局部增殖:一旦进入宿主,狂犬病病毒在局部肌肉组织中开始增殖。此时,病毒可能停留在感染部位数日到数周不等,这一阶段没有明显症状。
3.神经传播:狂犬病病毒会通过神经末梢侵入周围神经,然后沿着外周神经的轴突以逆行方式向中枢神经系统传播。这种传播模式利用了神经细胞的正常运输机制。
4.中枢神经系统蔓延:病毒通过脊髓和脑干扩散到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此阶段可引发严重的神经症状,如焦虑、幻觉、攻击性行为和癫痫发作。
5.外周扩散:最终,病毒从中枢神经系统再次传播到唾液腺、皮肤及其他组织,这使得感染者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从而具有高度传染性。
了解狂犬病病毒的神经传播机制有助于理解其病程和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及时预防接种是阻止病毒传播的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