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早搏的种类:早搏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房性早搏、结性早搏和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发生于心房,通常较为良性,不易导致严重后果。室性早搏起源于心室,可能提示心脏存在潜在问题,如心肌缺血或心肌病变。
2.早搏的频率和症状:偶尔出现的早搏一般无明显症状,不需要特殊处理。若早搏频繁,患者可能感到心悸、心脏颤动或跳动不规律。一些人也可能感到疲劳、胸闷或头晕。
3.诱因和风险因素:压力、焦虑、吸烟、过量饮酒、咖啡因摄入、高盐饮食以及一些药物都可以诱发早搏。某些基础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也容易导致早搏的发生。
4.诊断和治疗:早搏的诊断通常通过心电图检查来确认。如果早搏频率高或伴有其他心脏问题,医生可能会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多数情况下,无需治疗,只需定期观察和避免诱因。对于症状明显或伴随心脏病变的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其他介入治疗。
了解早搏的特征和影响有助于正确应对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已知诱因,有助于减少早搏的发生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