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咬伤、抓伤或舔舐破损皮肤传播。全球每年约有5.9万人因狂犬病死亡,绝大多数病例发生在亚洲和非洲。
2.在病毒侵入人体之后,有一个潜伏期,通常为1至3个月,但也可能短至一周或长达一年。这段时间是进行预防性治疗的关键窗口期。
3.被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和肥皂彻底清洗伤口,持续至少15分钟,以尽量减少皮肤表面的病毒量。
4.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手段。在暴露于病毒后,需按时注射全程的狂犬疫苗,通常包括0天(暴露当天)、3天、7天、14天和28天五次注射。对于高风险暴露者,如伤口深、头面部咬伤等,还需同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5.一旦出现狂犬病症状,如畏水、恐风、吞咽困难、肌肉痉挛等,疾病进展迅速,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目前已知的治愈案例极其罕见,大多是在接受了严格的实验性治疗下才得以存活。
为了预防这种致命的疾病,避免接触来历不明的动物,尤其是流浪狗和猫,定期给宠物接种狂犬疫苗非常重要。如果在任何情况下接触到可能感染狂犬病毒的动物,应立即就医并遵从医生指导进行预防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