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评估病情和明确诊断:
病人可能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排气排便停止等症状。
可通过腹部体格检查发现肠鸣音亢进、减弱或消失等异常情况。
必须尽快完善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X线、超声或CT扫描,以确定梗阻的性质,是功能性还是机械性,以及梗阻的具体位置与程度。
2.判断功能性还是机械性梗阻:
功能性梗阻多见于术后肠麻痹,常表现为全胃肠道积气积液,无明显堵塞点。
机械性梗阻可能由术后粘连、吻合口狭窄或其他肠腔内外因素引起,影像学上可见局限性扩张和梗阻点。
3.非手术治疗措施:
功能性梗阻患者通常可以首先尝试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和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使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如新斯的明或促肠蠕动剂(根据医生建议)。
若有炎症或感染的迹象,可应用抗生素预防并发症。
4.手术干预指征:
如果是明确的机械性梗阻,特别是疑似吻合口瘘、肠管扭转或闭袢梗阻等情况,则往往需要急诊手术解除梗阻。
当保守治疗72小时无效或病情加重时,也需及时考虑二次手术干预。
5.术后风险控制和护理: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腹部症状变化。
继续评估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及预防深静脉血栓等问题。
加强肠道功能恢复的辅助治疗,如适当进行床边活动、逐步恢复饮食。
结肠癌术后肠梗阻的治疗应因人而异,关键在于快速判断是功能性还是机械性,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动态观察病情变化以避免延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