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药物治疗
(1)抗炎药物:常使用柳氮磺吡啶或美色拉嗪等消炎药物,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糜烂面愈合。
(2)免疫调节剂:如硫唑嘌呤或甲氨蝶呤,用于控制免疫功能紊乱,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
(3)抗菌药物:如甲硝唑或环丙沙星,可用于合并感染的患者,帮助清除肠道内不良菌群。
(4)益生菌制剂: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失衡,提高肠道屏障功能。
2.饮食调节
(1)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酒精以及高脂肪、高糖分食物,以防止加重炎症和糜烂。
(2)多摄入易消化的高蛋白、低纤维食物,减少对肠道的机械性刺激,例如煮熟的鸡肉、鱼肉、米粥等。
(3)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D和铁,以防止因吸收不良导致的贫血和骨质疏松。
3.生活方式改善
(1)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这些因素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病情。
(2)戒烟限酒,酒精和烟草中的有害成分会影响肠壁修复并加重糜烂部位的损伤。
(3)适当运动,但避免剧烈活动,选择如散步或瑜伽等有助于放松身心的运动形式。
4.手术干预
当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穿孔、狭窄)时,可考虑行手术治疗,如部分结肠切除或剖腹探查。此类方案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实施。
慢性结肠炎伴糜烂需要长期管理。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复查肠镜和炎症指标,评估疗效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