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具有较强生存能力的细菌。它能够在胃酸浓度较高的环境中分泌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为氨以中和胃酸,从而保护自身。这种特性使得它在胃内长期定居而不容易被免疫系统清除。
2.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一旦建立,若未进行治疗,多数个体会持续感染多年甚至终生。全球范围内,成年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50%,但未经治疗的自然清除率仅为1%左右。
3.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感染负荷降低或检测不到幽门螺杆菌,但这并不等同于完全消失,而是可能因为局部病灶减少或化验方法的敏感度不足导致检测结果呈阴性。如果免疫功能下降或胃内环境改变,幽门螺杆菌可能再次大量繁殖。
4.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主要方法是三联或四联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如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及铋剂联合使用。疗程一般为10-14天,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药物治疗不仅能清除幽门螺杆菌,还能降低其引发胃癌、胃炎等疾病的风险。
5.防止再次感染的关键措施包括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共享餐具以及加强手部清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接触时需特别注意隔离传染途径。
幽门螺杆菌一旦确诊感染,应积极治疗,依赖其自动清除是不现实的,同时应遵循医生嘱托完成整个疗程,以确保彻底根除并减少复发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