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优质蛋白质摄入
可以适量摄入高生物价值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如鳕鱼、鲈鱼)、蛋清和豆制品。这些食物能够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提高免疫力,但要注意避免过量,以免增加肝脏代谢负担。
2.低脂饮食
高脂肪食物会刺激胆汁分泌,不利于病情恢复。建议选择少油烹饪方式,如蒸、煮、炖,少吃油炸食品。日常饮食中可适当使用植物油(如橄榄油),但用量需控制在每天20-30克。
3.多摄入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对胆管的负面影响。推荐胡萝卜、西兰花、菠菜、苹果、香蕉等。同时,应尽量避免过酸的水果,如柠檬、青梅等,以免刺激胃及胆管。
4.适量碳水化合物
米饭、面条、馒头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病情急性发作后,可起到保护肝脏储备能量的作用。但要避免精加工的甜点、糖果等高糖食物,这些可能引发血糖波动,不利于整体代谢稳定。
5.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
慢性胆管炎患者常需补充维生素A、D、E和K,因其吸收可能受到胆汁分泌障碍的影响。建议通过天然食物获取,如胡萝卜、南瓜、深海鱼类以及坚果等;若病情严重,可根据医生建议补充药物。
6.足够的水分摄入
每天饮水量应达1500-2000毫升,有利于稀释胆汁,减轻胆管压力,同时帮助体内毒素排出。需避免浓茶、咖啡、酒精等饮品,这些可能加重胆管刺激。
7.限制辛辣及其他刺激性食物
辣椒、大蒜、葱姜等辛辣食物,以及腌制品、咸菜等高盐食品,会加重胆道负担,应尽量避免。
慢性胆管炎需要长期调理,仅靠饮食无法完全解决问题,应结合医生指导进行抗感染治疗或手术干预。如发现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