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观察水泡大小和状态:如果水泡较小且没有破裂,可以先不处理,让其自然吸收愈合。水泡是皮肤对摩擦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内部的液体有助于减轻压力和促进愈合。
2.避免继续摩擦:更换穿着舒适、合适的鞋子,减少对受伤部位的压力和摩擦。
3.清洁并保持干燥:用温水轻柔地清洗水泡周围的区域,确保清洁,并用柔软的毛巾轻拍至干。
4.使用保护性敷料:在水泡上使用无菌纱布或专用的水泡贴,以减少进一步的摩擦和感染风险。
5.避免自行刺破:除非水泡非常大且影响正常行走,否则不建议自己刺破。如果决定刺破,应使用消毒过的针头,轻轻刺破一侧,排空液体后再消毒覆盖。
6.注意感染迹象:观察是否出现红肿、发热、流脓等感染症状,一旦发生,应及时就医。
保持足部清洁和干燥是预防水泡的重要措施,同时选择合脚的鞋子,尤其是在长时间步行或运动时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