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食管疾病
常见包括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食管裂孔疝、贲门失弛缓症等。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食管反流导致的粘膜损伤,常表现为烧心和反酸。
2.胃部疾病
包括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重要原因之一,约有50%以上的人群携带这种细菌。
3.小肠疾病
包括克罗恩病、小肠梗阻、乳糜泻、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克罗恩病是一种炎症性肠病,可能影响整个消化道,发病率约在十万分之三至十万分之二十之间。
4.大肠疾病
常见疾病有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癌、慢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大肠黏膜层的炎症性疾病,患病率与地区不同有显著差异。
5.肝脏疾病
包括病毒性肝炎(如甲型、乙型、丙型肝炎)、脂肪性肝病、肝硬化、肝癌等。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在肥胖人群中可达50%以上,是一种与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的疾病。
6.胆系疾病
包括胆囊炎、胆石症、胆管癌等。胆石症与高脂饮食、高龄和女性激素水平相关,全球患病率在10%-15%之间。
7.胰腺疾病
主要包括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急性胰腺炎通常由胆石或酗酒引起,而胰腺癌则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隐匿性,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8.功能性胃肠道疾病
如功能性腹胀、胃肠动力障碍等。这类疾病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但患者常感到持续不适,约占胃肠科门诊的50%。
以上疾病的治疗策略可能涉及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介入治疗和手术干预等,多以个体化诊治为主。